宏观经济悲观,原油市场走低

2023-06-13

资料来源:期货日报    发布人:李墨达

    因投资者愈发担心在经济放缓、全球需求依然疲软的情况下,全球市场将出现新的原油供应,国际油价跌至两周低点。雪佛龙在去年11月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后,继续在委内瑞拉提高石油产量,而俄罗斯的产量尽管面临制裁但仍保持高位。此外,随着美国继续与伊朗谈判核协议,后者现在被视为石油新出口的潜在来源。

    此前6月初OPEC+会议结束,宣布将之前达成的减产协议从2023年底延长至2024年底,沙特在已有的减产基础上,7月单独额外再减产100万桶/天。会议还就减产配额进行了重新调整,其中阿联酋2024年产量配额增加20万桶/天。作为纸面上的抵消,一些西非国家原本用不完的配额也被下调,综合调整下,提产空间并没有大幅扩大,且远月的产量调整短期来看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

    与此同时,伊朗供应问题再度影响市场预期。上周伊朗被允许增加100万桶/天出口量,该量正好与沙特7月额外单独减产100万桶/天相抵消,受此影响,油价盘中大幅下挫,随后白宫表示否认,油价再次上行,收复前期下跌空间。油价这一走势反映出伊朗原油回归将引发市场利空的程度,以及当前市场的悲观程度。

    当前国内原油价格与能化产业链的其他品种表现形成分化,即原料坚挺、产品价格重心不断下移,产品利润一路下行,产业环节利润惨淡,引发市场预期进一步悲观。预计后续国内原油产业链将进入正向传导过程,即产品亏损难以承载高原料价格,从而带动原料价格回落。后市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对需求的边际影响。

    总得来看,尽管OPEC+挺价决心较强,但未来宏观压力以及经济下行风险将依然压制油价,同时也不排除美国后续为进一步打压油价而真的允许伊朗增加出口的可能性。当前原油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宏观压力仍然存在,加上伊朗不确定性较高,多重作用下油价或延续振荡,后市关注OPEC+是否继续挺价,以及美伊谈判的进展,本周美国将公布CPI数据及OPEC月报、IEA月报、美联储利率决议也将对油价走势形成扰动。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仅供参考。